阿拉伯女性作家的离散书写——流亡与记忆
2020年6月18日,上外阿语系特聘外教、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欧阳文津教授继第二讲深入介绍了后现代语境中的埃及作家亚拉·阿斯旺尼及其代表作《亚库班公寓》(The Yacoubian Building,“عمارة يعقوبيان”)后,再次围绕后现代语境的框架,开启了她在东方语学院的阿拉伯文学系列短课程的第三讲“阿拉伯女性作家的离散书写——流亡与记忆”。
讲座伊始,欧阳教授请三位来自东院阿语系的学生就本讲所涉及的三位阿拉伯女作家海伊法·赞加纳(هيفاء زنكنة)、胡达·巴拉卡特(هدى بركات)、胡扎马·哈巴伊卜(حزامة حبايب)及她们的代表作进行了陈述。三位同学各具风格的讲解不仅让大家对三位作家及文本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且为欧阳教授的讲座做了良好的铺垫。
其后,欧阳教授结合“时空体”(Chronotope)与“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对三位女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地理位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她指出阿拉伯“离散文学”(migration literature/exile literature,أدب المهاجر)最广为人知的代表即为发轫与20世纪初的旅美派文学,其中最著名的三杰是哈利勒·纪伯伦(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艾敏·雷哈尼(أمين الريحاني)和米哈伊尔·努埃曼(ميخائيل نعيمة)。
而此次讲座涉及的三位阿拉伯女性作家的创作历程是阿拉伯作家离散书写的继续:海伊法·赞加纳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伊拉克,频繁在巴格达与伦敦两地间穿梭,现今旅居突尼斯。她的回忆录《在回忆的走廊里》(Dreaming of Baghdad, في أروقة الذاكرة )先后有两个英译本,从最初的部分片段被翻译到最后成书翻译,两个译本恰恰能引发读者对文本的思考与认识——文本不同于民族和国家,不因边界而划分,它是流动且变化着的,其所呈现的形式也会随着时间和地点以及读者不同而变化。
黎巴嫩作家胡达·巴拉卡特生于1956年,内战后移居巴黎,她的小说《耕水者》(The Tiller of Waters, حارث المياه)仅从书名我们便能看到该作家独具一格的语言风格,胡达·巴拉卡特的写作风格极具苏菲主义特点,她的文本常常如散文诗一般,对其解读不能具象化,变换阅读角度会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与认知,因而也更能引发读者多层次与多维度的思考。
而三人中最为年轻的胡扎马·哈巴伊卜生于1965年,长期在阿拉伯世界与伦敦间游历,欧阳教授选取了她的作品——《红丝绒》(Velvet, مخمل),指出胡扎马·哈巴伊卜与胡达·巴拉卡特相比语言更为凝练、简洁与直接,而她留有空白的叙事,如其中那些没有被真正提及与描述的女性革命家的政治监禁与遭受的酷刑等等也为读者制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简要概述三位女作家个人的时空特点与作品风格后,教授再次回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话题,她向同学们介绍了两位典型的阿拉伯后现代作家,埃及的伊德瓦尔·格拉特(ادوار الخراط)和黎巴嫩的伊利亚斯·胡里( الياس خوري),后者是阿拉伯首位尝试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
教授认为,当今的阿拉伯文学是小说的时代,小说的写作语言也越发丰富灵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家对社会时局的剖析批判,也给读者带来了广泛的阅读乐趣,如伊拉克作家艾哈迈德·萨阿达维(أحمد سعداوي)在后拉伯之春早期创作的小说《巴格达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in Baghdad,بغداد في فرانكشتاين)就是成功创作的典范,作品语言通俗易懂,讲述的故事直接明了,引发了各地读者的追捧。
小说的创作体量在阿拉伯世界中是巨大的,但如何辨别作品的好坏成了一个难点,欧阳教授为同学们提供了选择优秀阿拉伯文学作品的便捷方法——追踪当今阿拉伯文学界最受关注的文学奖项,如纳吉布·马哈福兹文学奖(Naguib Mahfouz Medal,جائزة نجيب محفوظ)、阿拉伯小说“布克”奖(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Arabic Fiction,الجائزة العالمية للرواية العربية )以及凯恩非洲文学奖( Caine Prize、جائزة كين)。
同学们可以在该奖项的官网中看到所有被提名的作家名单以及作品的长名单与短名单,但教授也指出非常关键的一点,即我们在短名单或长名单上看到的作家与文学作品,亦或者是获奖的作品,并不意味着该作品一定是本年度最富创意、最佳的阿拉伯文学作品,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市场的需求或评委对今年文学趋势的预判。
所以,学习与研究阿拉伯文学依然需要客观和理性的独立思考与判断,需要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关注阿拉伯学界是如何对其做出批评与反馈的。
紧接着,欧阳教授谈到了本堂讲座的一个核心问题——阿拉伯文学的后现代主义,她首先指出阿拉伯文学的后现代化历程与欧洲文学是息息相关的。而与依次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欧洲文学不同的是,阿拉伯文学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历史上欧洲的殖民侵略与扩张,它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具有多种流派融合的特色。
自19世纪后,阿拉伯文学与欧洲文学开始互动,欧洲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同时进入阿拉伯文学和文化中。因此,在相对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看到的是阿拉伯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互相重叠碰撞的形态。
教授指出,正如我们在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中看到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其叙事的一部分,同时它也融合了部分的民族主义色彩。而20世纪下半叶同时伴随产生的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后民族主义,常常在一部作品中这些特点与其他风格相互交织融合出现。
欧阳教授总结了后现代主义的几个基本特征,对传统风格与惯例的沿用、不同艺术风格的融合、对宏大叙事的避免和侧重自我意识、自我参照、道德相对主义与多元主义等。她推荐了琳达·哈钦(Linda Hutcheon)所著的《后现代主义诗学》(A Poetics of Postmodernism)一书,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此书更快地了解后现代主义的诞生与特点。
随后,欧阳教授节选了三位女作家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向同学们分析与展示了她们的作品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对于海伊法·赞加纳的《在回忆的走廊里》的节选,教授指出该作品的叙事主要伴随回忆展开,当作者在描绘过去时,其实是当下在与回忆产生互动,就如同走入时间与空间的迷宫中,带来不稳定和缥缈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极好地引发对当下的思考。
而在胡达·巴拉卡特的作品《耕水者》中,教授选取了其中与老子的道家思想相关的片段,她为同学们朗读节选并邀请同学们思考其独特的叙述为故事的呈现带来的别致意义,胡达·巴拉卡特在这部作品中将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苏菲主义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融合,她试图以此激发读者思考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物质的意义,什么又是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
胡达·巴拉卡特在创作中几乎不明确指出人们真实的要求,而正是这些缺失的事物赋予人存在的意义。她的作品刻画了一个特定框架下的特定故事,其一方面存在于独立的框架内,另一方面也从属于更大的框架范围,历史总在不停地重复上演,但活在当下与私人场域内的人们不会认为自己属于历史重复的一个范畴。巴拉卡特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真实反映了个人生活与历史及周遭世界的紧张关系。
最后,教授谈到女作家胡扎马·哈巴伊卜的小说《红丝绒》,小说描写了生活在巴勒斯坦难民营中的妇女,她们处在一个个大小嵌套的空间之中,从难民营里因血缘所构建与隔绝的家庭、社会单位,到被父权制控制的巴勒斯坦国家框架,不同空间的叙述中胶合着无处不在的暴力,无论难民营里家庭空间中男性对女性实施的家庭暴力,还是巴勒斯坦遭受的国家层面的暴力,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在难民营中女性被压迫的艰难处境。
三位作家作品中共同体现着的碎片式的叙述风格,符合“离散”书写的概念。哈米德·纳菲斯(Hamid Naficy)的《流亡》(Exile)一书,其中一个章节围绕“想象家园的时空”(Chronotopes of Imagined Homeland)展开,揭示了离散作家对“想象的家园”的解读异于常人。而离散的女性作家关心的议题似乎并不停留在国家与民族层面,而是那些跨越国家边界的个体离散经历,这正是她们相较男性作家的不同之处。
欧阳教授认为离散书写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作品中充斥着带有地方特色口音的叙事声音,二、因离散而产生的双重归属感,三、多重身份的复杂融合,四、关于想象中的家园的乌托邦式的或反乌托邦式的讨论。而以上这些特点不仅在本堂讲座涉及的三部女性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前两堂讲座涉及的两位男性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以及亚拉·阿斯旺尼及其创作中同样有着或多或少的映现。
分析完“离散”,欧阳教授继续深入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三部作品中的“时空体”特点。在空间上,海伊法·赞加纳描写的是她被关押的狭窄监狱,她的回忆围绕该空间展开,尽管她后来移居伦敦,她对伦敦的描写却伏笔甚少,但得益于她穿越边界的流亡经历,她对这一狭小空间的叙述却带给读者意外开阔的视野。
与之相似,胡达·巴拉卡特笔下的主人公生活在父亲商店的地下室里,围绕着他的是亚麻、丝绸与丝绒,而地下室外是贝鲁特的废墟、野狗、野花和野果;看似逼仄的空间通过主人公与珊姆萨的关系获得延伸,放大到经地中海通往欧洲、中国的整条贸易路线,这个小地下室也因此可以洞见世界的潮流与发展。
三位女作家作品中胡扎马·哈巴伊卜对空间限制的表现力相对更强,她描绘难民营里的空间,从父亲的家到丈夫的家的转移,永远无法走出的是暴力的圈子,因此难民营成了一个缩影,难民营里的家庭是整个国家男权统治下的缩影,在主人公逃离巴勒斯坦去往约旦后,叙事的视野也得以拓展到了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在这个故事中,“家”不再是国家,对于女性而言,“归属感”也不再是“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而是专属于她们的女性私人空间。
教授指出,这一特点同样在当代的诸多电影作品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著名女导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拍摄的《焦糖》( Caramel, سكر بنات),穆罕默德·艾布·纳赛尔、艾哈迈德·艾布·纳赛尔执导的《屈辱》(Dégradé,ديچراديه),电影中的女性人物故事围绕着小小的发廊展开,发廊作为女性人物们专属的私人空间,在这里展开的讨论却延伸至发廊外充斥的男性主导的世界、暴力与斗争。同样,在由陶菲克·艾布·瓦伊勒导演的《口渴》(Thirst, عطش)中,父亲对儿子的压迫和对女儿的囚禁将“国家”的概念从人物的认知中早早抹去,在被囚禁的空间与荒芜的沙漠背景下,自由才是人物最终的归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综上,教授总结了离散书写中流亡的时间与记忆的特征,它们多以片段的形式呈现,故事也多以非渐进的形式朝多个方向发展,充满着对过去的沉湎与怀念,文本叙述是不完整的、不可信的、不连贯的。
此次讲座为全英文授课,是阿语专业在课程国际化、前沿化道路上作的有益尝试,通过欧阳教授对阿拉伯离散女作家三部异彩纷呈的作品的分析,以及对阿拉伯后现代小说特点以及对“离散”的时空特点的深入剖析和讲解,大家对阿拉伯离散女作家这个群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授在授课中补充介绍的诸多小说与影视作品,也极大丰富与拓宽了同学们对阿拉伯后现代作品的认知。
”讲座整理:林静
排版:王荧翔